
丁一,河北大学2021级世界史专业,大学期间综合成绩专业排名第一,现已推免至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所获奖项
202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
2021—2022年河北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
2023—2024年河北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
2021—2022年河北大学三好学生;
2023—2024年河北大学三好学生。



经验分享
(一)从做事本身获得价值感
由于最初对高考成绩并不满意,我较早确定了升学的目标,并深入了解了学校的推免政策。从学校政策和近年实际情况来看,必修课绩点是获得推免资格的重中之重。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的学习是一门“不负有心人”的功夫。若要脱颖而出,我的主要经验在于重视知识梳理,深化理解,并尽力完善自己的复习资料;同时,每一次日常作业亦需认真对待,这既是为了提升专业排名,也是为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课余时间里阅读是丰富自己史学知识的必要途径。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们会推荐许多史学专著和期刊。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沉心阅读,并及时做好阅读笔记。事实上,在保研和考研面试中,史学阅读是必不缺少的考察内容。此外,论文选题的灵感和思考也常来自阅读积累。
另外,尽早训练论文写作可占据优势。虽然正式的学年论文写作训练从大三开始,但大家在学有余力的同时可以尽早动笔,锻炼写作能力。如利用结课论文写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调研河北”项目等契机,主动和老师沟通交流想法,尽量在大三结束前打磨好一篇高质量文章。这样不论是论坛入围,还是竞赛得奖,都可以为个人简历添彩。
对于世界史专业的学生来说,外语能力既可以成为加分项,也可能成为潜在的“短板”。因此,建议将重点放在日常积累上,如定期背诵单词、阅读英文文献、练听力;同时,考试前针对性刷题是不可或缺且非常有效的方法。除了四六级考试,还可以尝试参加大英赛、外研社·国才杯等竞赛,以展现个人英语水平,增强竞争力。
相较于考研与考公,保研是一个需要大学期间持续努力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追求的绝不仅仅是“上岸”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在从做事本身获得价值感,清晰地感受自身的提升和成长,这是一种更为高级和持久的快乐。
与提升自己同样重要的是自我感知。“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在不忘主线任务,专注学业的同时,培养一个“不务正业”的爱好,如徒步、摄影、音乐、文学等,可以作为压力的释放途径,帮助我们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认识生活的另一面;或者,怀揣一份“行万里路”的热情,游历的经历会让人在广阔世界中稀释自己微不足道的烦恼,从而更好地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明确真正的“心之所向”。

(二)放下对最佳结果的期待
进入大四阶段,对于意向升学的同学来说,获得保研资格意味着他们可以步入更早落实且不那么拥挤的道路;而备战考研,则意味着他们拥有更高的上升天花板和更灵活的选择。无论是保研还是考研,此刻都必须展现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对于保研的同学来说,6至9月往往是最为紧张且关键的时期。尽管保研过程一般分为夏令营、预推免两个阶段,但两阶段的申请和应试策略有着诸多的共同之处。世界史专业的同学在报名时,可以将范围扩大到新兴的区域国别学科,并密切关注相关研究所、研究院的招生通知;在准备资料时,要着重突出并适当放大个人优势,掌握自述及简历书写的规范技巧;在请求老师帮忙签推荐信时,可以听取他们在一些院校选择和面试准备方面宝贵建议。推免面试通常会考察英文文献翻译、学年论文创新点、个别通史知识和读过的书目等内容。对此,在两个阶段面试前应留出充分的时间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在最后的紧要关头,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以我个人经历来说,面对着接连不断的变数和考验,我经历了与高手过招的紧张、对未知结果的恐惧等。然而,我逐渐学着放下对最佳结果的期待,相信自己并接受命运的安排。在此期间,身边的家人、老师和好朋友也给予了我极大的精神支撑。回过头看,那些克服恐惧和自卑、选择迎难而上的瞬间,无疑成为我们大多数普通人一生中少有的“壮阔”回忆。

寄语
西郊有密林,助君出重围。
保研只是众多上升道路中的一条,是人生中的一个小节点,最可贵的是能保持“向上”的心气,助我们突破自己的“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