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璐,河北大学历史学院2021级历史学专业学生,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校级二等奖学金等。现已推免至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专业。
所获奖项:
2021-2022学年获校级二等奖学金
2022-2023学年获校级一等奖学金
2023-2024学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3-2024学年获校级三等奖学金
2023年度保定马拉松优秀志愿者




经验分享
一、学习方面的建议:意志为翼,逆风飞翔
首先,激发学习热情的关键在于挖掘专业兴趣。大一上学期,课程轻松,我也热衷于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初尝大学生活的多元色彩。选择历史专业,起初仅因高三历史老师的厚望,故初期学习显得循规蹈矩,成绩平平。然而,下半学期,我开始领略历史的魅力,尤其是历史与现实的奇妙交织,让我愈发沉醉于历史学习中,成绩也随之显著提升。
其次,设定学习目标能为学习之旅注入持久动力。大一上学期的成绩揭晓,我位列年级十九,心中五味杂陈。既惊讶于自己的排名,又自觉与付出不符,同时忧虑未来成绩下滑。大二上学期,在好胜心的激励下,为了保持进步并争取奖学金,我全身心投入学习。最终,大二累计成绩跃升至年级第九,进步显著,再次证明了“耕耘必有收获”的真谛。
最后,情绪管理对于维持良好学习状态至关重要。大三上学期,教师资格证考试顺利通过后,我陷入了目标缺失的困境,学习动力大减,状态下滑。直至期末返家,在家人的悉心开导下,我才逐渐摆脱低迷,重拾自我。因此,面对情绪波动,我们应迅速采取措施调整,确保学习状态持续高昂。

二、学术活动方面的建议:敢于尝试,挑战自我
面对机遇,切勿退缩、自卑和轻言放弃。我曾是一个容易退缩、不太自信的学生,每当学术竞赛的机会来临,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能力不足,质疑自己是否有资格参与。然而,我们往往低估了自己的实力,不尝试又怎能知晓活动的真实难度。正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我们的潜力是无穷的,自身也远非自己想象的那么脆弱。

回顾大学四年,我参与的学术活动虽不算多,但每一次都收获颇丰。除了聆听各类学术讲座外,我还有幸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实习,负责整理和收集周荫阿和谢树英两位老前辈的珍贵资料。此外,我还参与了张家口市阳原县的游学调研,实地参观了泥河湾博物馆,参与考察了侯家窑遗址、虎头梁遗址、马圈沟遗址、油房遗址、小长梁遗址等多处历史遗迹。更令我难忘的是,在家乡进行的一次采访调研中,我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采访了两位参与水利建设的前辈,获取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无论是学术讲座还是实践活动,都为我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知识。这些经历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和勇气,让我更加坚信:只要勇于尝试,我们总能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
三、校园活动方面的建议:绽放青春,展现风采
建议大家在能力范围内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和组织,因为劳逸结合不仅能够激发学习热情,还能为生活增添更多激情。此外,这些活动还能锻炼我们多方面的能力,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在大一的时候,我加入了河北大学历史学院青年志愿者分队,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还加入了河北大学航标社媒体部,在中国大学生在线平台上撰写并发布推文,这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还提升了新媒体运营能力。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还加入了跆拳道社,每天早起和社员们一起锻炼身体。

到了大二,我更是活跃在各种活动中。我成为了2023保定马拉松的志愿者,参与了河北大学“心沐阳光 青春绽放”校园心理剧大赛,以及2023年校园健美操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充实了我的课外生活,还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大三那年,我将兴趣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入了县城的枣强慕慈社会发展中心进行社会实践,并参与了防诈骗舞台情景剧大赛。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还让我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总之,希望大家都能积极行动起来,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寄语
你还年轻,当怀着敬畏之心,但什么都不要怕,去尝试、去受挫,只要去经历就好,这是最快走向真实自我的方式。正如村上春树所说,暴风雨结束后,你不再是走入暴风雨时的那个人,这就是暴风雨的意义。我相信,不放弃希望和勇气的人,最终都会实现梦想。愿你我都能拥有坚定的内核,一直走在开满鲜花的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