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毓秀史学讲坛第115讲——中国史与全球史的对话:肯尼迪时期美国拟对中国售粮问题

发布日期:2024-06-11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462日上午,河北大学历史学院举行“毓秀史学讲坛”第115讲,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院学院大学教授冯琳应邀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中国史与全球史的对话——肯尼迪时期美国拟对中国售粮问题”的讲座,由历史学院副院长魏国栋主持。

冯老师首先从粮食问题讲起。粮食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包括我国在内,各国都对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问题高度重视,现实问题促使研究者站在全球史角度对美国冷战时期拟对中国售粮的问题进行思考。冷战时期,粮食是美国用来遏制“肚子共产主义”的武器,美国政府通过粮食援助来谋求政治外交的目标。到肯尼迪政府时期,中国大陆正遭受自然灾害,存在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美国做出“四分之三的承诺”,表示如果收到中方的请求,可以提供粮食援助。关于对华售粮问题,美国的思维出发点是冷战政治,而非“人道主义”,美国试图打着“人道”的旗号向中国大陆伸出缓和的触角,以便留下进退余地。因未收到中方“请求”,“四分之三的承诺”无果,售粮问题是美国在政策调整初期的一次试探。

接着,冯老师指出,思考历史上的中美关系应该结合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冷战大背景,而不应作为一个孤立事件来看待。了解了“粮食换和平”政策的来龙去脉以及这一政策在世界其他国家的运用实例,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美国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有意出售粮食给中国。从杜鲁门提出的“战争武器无法阻止共产主义”到艾森豪威尔讲过的“粮食可以成为自由世界建立持久和平的有力工具”,再到2003年美国副国务卿拉尔森(Alan P. Larson)在众议院外委会指出的“粮食安全是一个严重的外交政策问题”,这些都证明了粮食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的政治属性。

美国农产品过剩,使得美国可以向其他国家实施粮食外交、提供粮食援助,但其援助政策往往带有种种政治条件。在外交决策者看来,粮食不只是农产品,而是兼具“大棒”与“胡萝卜”两面作用的重要工具和武器。国家可以拿粮食援助为条件诱使受援助国接受美国某些政治性要求,也可以借助粮食禁运“惩治”它国。

随后,冯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近年来我们倡导全球史,提倡从互动视角探讨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家、跨地区的历史现象,将中国立场与全球视野的相结合,将坚守唯物史观与探索多国别史料相结合,这应该是传统史学的一条新出路。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向冯老师请教了关于建国后中国粮食问题面临的国际环境变化、美国对华政策调整、援助非洲的缘由以及对美国外援助的相关论著推荐等问题,冯老师都给予了耐心解答。张殿清教授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强调指出我们应该从全球史视角思考问题,理解中国的历史也需要结合世界史的背景。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上一条:毓秀史学讲坛第116讲——雇募还是摊派:清代地方驿站差役的困境与应对机制

下一条:毓秀史学讲坛第114讲——中国传统农村地权分配研究的理论、工具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