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下午,河北大学历史学院举行“毓秀史学讲坛”第109讲,首都师范大学张萍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古旧地图数字化与草原丝绸之路贸易网络的构建——《西北队商路要图》解译”的讲座。讲座由吕志茹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张萍教授首先引用2023年9月25日《光明日报》理论版整版三篇笔谈“数字化与历史地理学发展”,对历史地理学从传统到数字化发展进程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其主持开发的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开放平台。
接下来,张教授对讲座主题内容进行剖析。首先指出草原丝绸之路贸易网络复原的繁难与困境:1.介绍了丝绸之路的概念、结构与发展:包括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并着重介绍了陆上丝路沿线的历史文化遗迹以及草原丝路复原的困难性;2.数字化下复原丝路的新挑战:先是介绍了中国统一王朝时期的丝路并复原了绿洲丝路,然后指出草原丝路的复原面临着如难以定位沿线据点、驼队运线的特殊性等困难,古旧地图数字化的重要性。其次介绍了中国古旧地图的存量与大体内容,指出古旧地图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数字化,可以帮助我们据之进行面积统计、城市形态、河湖水系、道路变迁等研究;并且利用AI技术对图像进行数字化识别与分析。
针对《西北队商路要图》考释并进行时空定位。介绍了地图情况与驼队的路网构建。1.考证了地图绘制的时代背景:1937-1945年,在当时的绥远、宁夏等省地区,队商路线如吴忠堡——包头线,由于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平原等地的多个侵华日军据点被收复,迫使侵华日军不得不寻找其他走私路线,加之吴忠地区本身商贸地位较高而出现;2.指出了穿越阿拉善额鲁特草原的商路为此地图的主体商路,以及沿线的地名群与文化传承。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对抗战时期草原丝路路线的转移进行了复原。
最后,介绍了古代交通道路数字复原的方法、区域史研究、以及环境史与环境变迁研究具有重要、多重价值。
随后,学院师生就地图的种类与绘制时间、地图的可信度以及地图古今绘制不同的差异性如何辨别等问题同张教授进行了互动交流。张教授均给予了耐心、细致而又专业性的解答,并总结了要对中国地图的绘制进行必要地反思,对地图进行对比、文献史料的互证分析,同时也要考虑地图绘制的意识形态差异问题。
最后,吕志茹教授再次感谢了张萍教授所作的精彩讲座,并指出其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被同学们在今后的研究中所借鉴,同时建议同学们要努力学习,争做学术前沿的学问。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