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2日上午,河北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毓秀史学讲坛”特邀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吉东所长在线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都市工蚁:近代城市苦力概念解读与百年研究”的学术讲座,校院广大师生积极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历史学院院长肖红松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任所长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历程,着重指出“苦力”研究是自身从华北乡村社会研究转向城乡关系研究的关键领域,加强对“苦力”群体的研究力度,对于深化社会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任所长提及了概念史研究的视角及方法,特别是剖析了近代概念演变与社会变迁的紧密关系。接着,他从概念史的视域下对近代城市“苦力”进行了多重解读,分别探讨了“苦力”词汇的本源衍变、“苦力”概念的行业界定、“苦力”群体的组成、“苦力”群体的社会认知等方面。他指出对“苦力”进行概念史意义上的考察可以发现:“苦力”一词有着东方血统,却诞生于西方语境,散发着浓郁的帝国主义霸权思维下的种族歧视;它的外延指向近代工业,却又包含传统行业,体现着中西文化博弈融合下的“西词东用”;它的群体来自于乡村,却生存于都市,凸显出畸化下的城乡经济所导致的社会流动;它的形象貌似恶霸,却又地位卑微,映衬出传统行业垄断陋规背后一个个悲惨的“底层个体”。解读“苦力”概念无疑就是解读一部近代中国城市底层社会史。
接下来,任所长对近代中国城市“苦力”百年研究进行了历时性的学术史梳理与回顾,他指出概观中国近代城市苦力研究百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无论是在研究成果和研究队伍上在不同的时代都有可观的成效,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亦存在一些倾向和问题。
任所长又从本土理论框架的整合与创新、多维学科方法的借鉴与综合、地方档案资料的挖掘、研究领域区域的深化和拓展等方面对今后如何深化“苦力”研究进行了探讨。
最后,任所长对讲座内容进行总结,他指出,“苦力”所具有的多元性是近代中国转型期复杂性的集中体现,“苦力”的生存状况也是近代中国城市底层社会的直接反映。他希望通过对“苦力”的研究,继续深化社会史研究,构建起底层社会的理论。
讲座结束后,任所长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刻的讨论与交流,魏国栋副院长做了总结发言,对任所长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希望今后与任所长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合作,共同提升学术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