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思雨,河北大学历史学院2021级历史学专业学生,曾任院学生会党团标杆建设办公室负责人,现已推免至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系。
所获奖项:
2023年河北大学“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三等奖
2024年河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校级立项
2021-2022学年河北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
2022-2023学年河北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
2023-2024学年河北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三等奖


经验分享
一、平时积累
相较于高中,大学的课程安排没有那么密集,课业负担相对轻松,期末考试难度往往也不大,在考试前认真准备是可以通过的,但如果想要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为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是应该功在平时。
首先必须重视必修课,听课的同时勤记笔记,方便课后整理回顾,消化知识。老师在课上提到的课本之外的内容也应该留意,特别是列出的补充书目。利用空闲时间阅读推荐书籍和文章,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平日点点滴滴的积累,在未来的面试环节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作用。
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平时作业都应该保质保量完成,敷衍塞责纵然可以节省一定时间,但细想起来,其实是浪费了一次锻炼机会。大部分选修课的平时作业形式都是翻转课堂,需要根据课程专题搜集资料,整理文稿,制作ppt,最后上台汇报,其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看作是一次锻炼,能帮助提升自己查找史料、撰写文章、口头表述的能力。若是将每次机会利用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专业课程之外,最值得关注的是英语学习。每天坚持背单词,英语四六级考前半个月练习真题,争取一次通过考试,后续可以多刷几次六级,该成绩是衡量英语能力最常用的指标。
二、论文写作
大一阶段课程数量较多,大部分精力被专业课占据,步入大二后课业压力稍缓,可以尝试接触论文写作,这是大部分人以往未接触过的新领域,因此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精力。初窥历史学研究门径,可以从史学方法论著入手,比较经典的有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荣新江先生的《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可以对历史学写作的规范和方法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平时上课或是读书过程中,尽量带着问题意识,及时记录自己产生的疑问,也许这会成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早日确定自己的研究兴趣,绝对是有益无弊的,可以提早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状况,积累相关史料,为将来的论文写作筑牢基础。

三、关键事项
大三下半学期,对于保研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整体流程我就不再赘述了,这里只说几点个人认为极其关键的事项,都来自于我本人的经验教训。
首先是提早完成学年论文,最迟六月份之前一定要写完,因为绝大部分夏令营都要求附上一篇代表作,没有提前准备会错失很多投递机会。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优秀的论文也会提供更多机会,如果能提前写完论文,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多次打磨,投递并入选学术论坛,这将是一个很突出的优势。
其次,及时关注各学校的夏令营通知,尤其是自己的目标院校,很多学校的公告展示在学院官网上,有些学院的网站设计相对复杂,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才能找到。准备文书和证明也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不同院校的要求各有差异,每一份在投出前都最好再次比对公告,以防缺漏。
最后,在择校时,除了关注院校层级和地理位置,务必要了解各学校优势学科,如果想研究中国古代史,最好选择古代史强势的学校,其他方向同理。本身学校方面也倾向于招收对应专业的学生,而判断这一点依靠的正是我们投递的论文,这再次佐证了论文写作的重要性,越早找准方向,开始规划,就有更大的概率达成理想的目标。
忙碌的学习之外,也不要忽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健康的身体是最宝贵的财富,一般表现为头脑清醒、精力充足,压力过大的时候,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可以起到一定的解压作用。焦虑、痛苦与迷茫也是每个人都会拥有的情绪,察觉自己状态不佳时,可以尝试和身边人倾诉,又或者暂时抛开一切,一个人听着歌散散步,当舒缓的歌声浸入思绪,夜风吹拂过面颊,心灵也会随之平静下来。之后,再次确认自己的目标,重新出发。

寄语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不必担忧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无需与他人比较,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纵以尘雾之微,也可补益山海,攀登路上,只要笃行不怠,总能收获独属自己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