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毓秀史学青年学者讲坛第13讲:墓志资料与唐代马政史研究——从康善达墓出土谈起

发布日期:2024-09-29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4924日,河北大学历史学院举行毓秀史学青年学者讲坛13讲,本次讲座的主题为墓志资料与唐代马政史研究——从康善达墓出土谈起,主讲人为历史学院张林君老师,由历史学院中国史系主任张旭老师主持。

张林君老师就讲座主题的选题缘起、探究和反思三个方面展开了叙述。

首先,张老师从考古发现和知识铺垫,讲解了自己专业兴趣研究的缘起。唐郭行墓、唐昭陵韦贵妃墓、唐李宪墓等均有胡人牵马图墓葬壁画2020年底,新出土的康善达墓再次发现胡人驯马图,从该墓葬形制来看,五个天井揭示了墓主人的高贵身份。张老师由墓主系康姓胡人马政官员的信息,将昭武九姓胡结合唐代马政制度,确定了“昭武九姓胡与唐代马政的关系”这一探究内容。

接着,张老师从九姓胡入仕马政系统的途径和职任入手,介绍了“牧监”一职。唐代政府兼容并蓄,胡人可以和汉人一样入仕唐廷的诸多衙署,据墓志史料推测昭武九姓后裔入仕马政系统的途径多为军功和门荫。又如康善达、史诃耽和史铁棒等胡人,还因为深谙养马之道,在高宗时期多次奉诏书赴任牧监。从康达善享受的恩遇来看,唐代统治者对马政非常重视。

之后,张老师介绍了唐代马政的变化和九姓胡与马政的互动关系。为了更高效地管理河西陇右地区的马匹资源,朝廷开始在马政系统中设置使职,养马和管马的职责被区分开来。牧监与使职的逐步分离,使得相关使职日渐与统军权靠近,为唐朝中后期的政局动荡埋下了种子。而就九姓胡和唐代马政的互动来说,一方面,九姓胡作为引进胡马以助唐马品种改良的关键,在马政系统中承担艰巨使命;另一方面,九姓胡利用与马的天然关联行“近水楼台”之便,更多出任马政使职,进而参与军政,在唐后期继续活跃于官场。

随后,张老师就自己在史学研究中的一些实践与感悟进行了分享。她以康善达墓及其壁画出土的新闻入手,为唐代马政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因而她强调,我们需要保持对新材料的敏锐度,注重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对照。同时,张老师也鼓励同学们在研究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提出新观点,以推动史学研究的不断进步。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就唐代监牧在全国的分布、怛罗斯之战与唐代马政的关系、北魏和唐代的战马数量等问题与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张老师均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最后,张旭老师进行总结。他概括指出张老师讲座内容的学术价值、前沿性及其方法论意义,又特别强调同学们要有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及时行动的魄力,为今后的学习与研究提供更多独特的研究角度,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下一条:毓秀史学讲坛第117讲——龙山文化社会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