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毓秀史学讲坛第104讲:灾害货币学视野下的晚清华北灾荒与货币流通研究

发布日期:2023-11-20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31114日下午,河北大学历史学院举行“毓秀史学讲坛”第104讲,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韩祥教授应邀做了主题为“灾害货币学视野下的晚清华北灾荒与货币流通研究”的讲座,由副院长魏国栋主持。

讲座伊始,韩老师对自己的学术历程进行了回顾。基于自己本、硕、博期间的科研经历,韩老师向大家分享了诸多学术研究的心得体会,如在寻找档案资料时,要关注大量已刊档案的丰富信息;在平时学习中,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在论文写作中,要珍惜每一次学术训练的机会等等。分享研究心得体会外,韩老师进一步向大家阐述了他的学术思考,即灾荒史研究中,小额通货流通的重要性;灾荒状态下,市场运行的“非常态”现象等。在学术思考的基础上,韩老师提出了他的问题意识:灾害与城乡货币体系的互动关系,并讲解了在长期践行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构建起的“灾害货币学”的研究视角。

接着,韩老师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一、灾害与货币的互动关系;二、清代灾荒中的货币赈济形式与史料的蒙蔽性;三、光绪初年华北大祲的货币流通变动;四、灾荒与战争交织下的全国性钱荒危机;五、钱荒、旱荒、兵荒中的庚子之变与华北金融危机。

在讲解中,韩老师率先以“货币起源说”和“动荡社会中的货币流通”为引,阐释了他对货币性质、应灾型社会的认识。其后,他把研究拉入清代灾荒货币赈济的具体领域中,在梳理灾荒赈济研究诸多不足的情况下,明确了史料运用与及解读以及如何认识明清货币观念这两个重要问题。基于对清代货币史、灾荒史整体认识与具体关照,韩老师接下来以光绪初年为时间起点,分别介绍了晚清华北地区几次天灾人祸中银钱货币的流通状况,以及灾荒状态下货币流通变动对灾区赈济、国家政策与社会变迁的深远影响。

 

随后,学院师生就晚清时期灾后农村制钱流通问题、灾害货币学在宋代灾荒、根据地灾荒中运用等问题与韩老师进行了交流互动,韩老师都给予细致的解答。最后,副院长魏国栋进行了总结,劝勉同学们要注重平时的学术训练,重视理论方法的运用,在“求真”中解读史料,在思考中提炼问题意识。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上一条:毓秀史学讲坛第105讲:三星堆考古与中华文明

下一条:毓秀史学讲坛第103讲:牺牲的限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东方战场”场域中之浙赣战役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