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

教学建设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本科教学 > 教学建设 > 正文

“历史文化创意与传播”微专业招生录取方案

发布日期:2025-06-30 作者: 来源: 点击:

一、微专业简介

“历史文化创意与传播”微专业围绕文化及文化创意相关文化产业门类的人才需求,以“历史文化创意+”为特色,在学生原主修专业的基础上,融合历史、文学、新闻传播、文化产业管理等多学科知识,聚焦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核心内容,培养具有跨学科融合与创新思维,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及敏锐市场洞察力,掌握文化项目策划及实施技能,能灵活运用市场分析和管理策略的复合型跨学科文化产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增加人才培养宽度,拓展学生就业口径,更好地匹配就业岗位。培养学生既能够为研究生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具备在政府部门、文化教育、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

1.道德品质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过硬的人才;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专业发展

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融合的创新思维,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及敏锐市场洞察力,掌握文化项目策划及实施技能,了解历史学研究前沿和学术动态,了解相关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以及自然学科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备文化项目策划与实施能力,文化市场洞察和分析能力,文化产业管理与运营能力,跨学科文化创意融合能力,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能力。

3.综合素养

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及沟通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教事业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三、课程设置

“历史文化创意与传播”微专业开设7门课程,包括公众史学理论与实践、华北民俗文化调查与实践、文化产业管理、文化创意实践、物质文化史及实践、智能媒体传播、历史文化创意项目工作坊等。本专业共开课3学期,完成全部课程学习,考核合格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四、微专业管理

本专业所选拔的学生根据学院的教学安排开展教学活动,按照课程要求完成相应的考核及结业设计。课程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可进行重修和补考。微专业课程成绩不纳入平均学分绩点计算,不影响主修专业的毕业资格审查。

五、招生范围及名额

根据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原则,面向2024级文科专业本科生,录取学生人数为30人授课地点为五四路校区要求学生主修专业成绩良好,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学习热情。如报名人数较多,则按照必修绩点排名择优录取。

学生报名时需提供盖章版成绩单PDF文件以及微专业报名表PDF版各一份发送邮箱2025年7月10日下午17:00前发送至电子邮箱429622726@qq.com

六、结业证书

学生完成“历史文化创意与传播”微专业培养方案的全部课程,修满14学分,并通过开课单位与教务处审核,可获得学校统一发放的微专业结业证书。微专业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备注信息,不授予学位。

七、报名联系方式

联系人:董美媛 5073515

Email:429622726@qq.com

办公地点:五四路校区悦学楼406办公室

 

下一条: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文化创意与传播”微专业简介